人工智能技术网

杭州上城区电子机械功能区 从“跨区飞地”成长为“创新高地”

威星智能的全自动化民用智能燃气表总装流水线

从一块跨区的“飞地”,一个借来的办公室,逐步发展成一个在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内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隐形冠军多的高新园区;从建园初期少人问津,至今已有上市(挂牌)和被上市公司并购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54家,亩均产值982万元,亩均税收71.5万元,居全省前列。

1993年批准成立,历经26年建设的上城区电子机械功能区,实际使用面积仅0.618平方公里,发展空间有限,这是短板、是挑战,亦是潜力、是机遇。多年来,功能区“螺蛳壳里做道场”,以亩均论英雄,演绎了“有限飞地、无限发展”的绚烂发展篇章。

作为上城“一圈两镇三园”产业平台之一,如今园区已成为上城区实体经济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地,形成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疗、高端装备智造四大主导产业。2019年1-4月,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3.568亿元,同比增长19.44%,税收2.8亿元,同比增长22.62%。

亩均论英雄,演绎“有限飞地 无限发展”

上城区是浙江省面积最小的城区,实际利用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1993年,为弥补工业用地不足,上城在拱墅、余杭交界的地方,建立了“飞地”性质的“上城区电子机械功能区”(前身为上城区工业园区)。

建园伊始,园区没有可效法的模板,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几乎是白手起家。连管委会的办公地,也是借用了某企业的半间办公室。”功能区管委会负责人说,当时园区主要以“土地招商”形式承接主城区转移出来的传统工业企业,科技含量普遍较低,创新能力偏弱。

如何让这片“飞地”真正“飞”起来?一团迷雾中,功能区管委会逐渐找到方向——以壮士扼腕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以腾笼换鸟之方略培育新兴产业。

首先,引导不符合产业导向和生态环保要求的生产工艺外迁,对长期闲置土地、开工后效益低下的企业,依法依规采取清退措施“腾笼换鸟”。比如,园区收回某企业闲置10年未开发的38亩土地,配置给上市企业海兴电力,用于新总部大楼建设。其次,精选专注细分行业的成长型、科技型、环保型中小型企业入园。由于发展空间受限,“亩产效益”成为发展的指挥棒,功能区由此涌现出许多“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

早在2000年从浙江省化工研究所下海创业的裘雪阳,瞄准国内无卤阻燃技术尚空白的现状,成功研发无卤阻燃产品。2001年捷尔思从上城区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器起步,于2006年迁入园区并成功投产。如今,捷尔思的无卤阻燃产品已成功应用于迪拜塔、埃菲尔铁塔、港珠澳大桥等多项知名建筑或公共场所,并与世界知名500强企业长期合作,服务覆盖全球,为公共安全保驾护航。

“捷尔思现有240余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就有80多人,每年投入技术研发费用高达几百万元。”摘到创新果实的裘雪阳深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近20年来,捷尔思已获得20余项发明专利,产品符合REACH、RoHS等国际认证,并成立“捷尔思博士后工作站”,多位高校人才驻站,合力攻克技术难题。

像捷尔思这样的“隐形冠军”如今在园区已成燎原之势——2018年,园区内的杭州华塑加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泽大仪器有限公司,又被评为浙江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这些企业多行事风格低调,他们深耕于自己的“小而专、小而精、小而强”,不仅成为领域内的龙头,也提升了“小而优”的功能区活力和质量效益,成为上城实体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工业智造追高逐新,点燃发展新引擎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主题下,功能区企业大手笔引进高端人才、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在新技术加持之下,企业纷纷插上了智能化“翅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送上强劲动力。

5名工作人员,全自动化流水线,只需12秒,一台民用智能燃气表就此产生。在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生产基地内,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条全自动化的民用智能燃气表总装流水线,每年可以节省人工费200万元。

“原来需要25人,现在只需5个作业人员,生产效率还提高300%。”威星智能负责人说,过去公司的燃气表年产量只有几十万台,通过制造转型升级,到2018年公司年产量已经突破400万台。

不断将智能技术、信息技术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由传统工厂向数字化工厂转型的威星智能,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大大提升,这样的企业在功能区还有很多。2019年4月,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和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了2019年杭州市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攻关项目库,继续加大“三化融合”力度,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方面的深度结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带一路”新机遇,企业扬帆“出海”

从杭州市中心沿着莫干山路向北走,曾经的黑白、米灰的“工业大道”如今添了一抹新色。在功能区门口满目苍翠的西塘河畔,一幢船型的赤红色建筑十分醒目,这就是去年新投入使用的海兴科技园。

海兴电力以生产机械式电表为业务起点,而今已成为一家跨国公司,致力于为全球电力客户提供最优质的配用电领域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例如,在孟加拉,电是“奢侈品”,无电人群比例高达24%,近4千万民众依旧处于黑暗中。当地电网建设严重不足、电力供应极其短缺,收费也比较困难。而海兴智能预付费解决方案,让这种现状逐渐改变。

“随着项目的逐个落地,孟加拉人民可以依据自身用电需求选择就近的售电网点,进行充值购电;电力公司也无须再雇用抄表员进行抄表,收费难的问题迎刃而解。”据了解,海兴电力的产品及服务已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打造了“中国智造”输出的榜样示范。

掌舵海兴电力的董事长周良璋常说:“我们要通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做成国际行业领域内一流的企业,让‘中国制造’赢得国际市场和客户的尊重。”

海兴电力是“出海”先行者。沿着“一带一路”出发,不断建设繁荣和谐之路的还有功能区其他企业的身影。比如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建立“智能开放平台+微小化应用+终端耗材”的医疗生态打造医疗大数据,产品客户遍布全球;杭州慧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多年参与了肯尼亚蒙内铁路和内马铁路的建设。

精准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就表象看,是“创新”让企业完成嬗变,实际上背后的动因,则是产业生态。“有企业家矢志不渝的创新决心,有政府与时俱进的服务,也有政策一以贯之的支持。”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他们以实干精神和切实的帮扶,为企业和机构提供优质服务,成为园区不断发展的驱动力之一。

工业园区是一片“飞地”,经常需要同时面对上城、拱墅和余杭三个行政区的职能部门,要说明、证明、备书和协调的事项特别多。此前,海兴电力搬迁到新总部后,发现生产大楼的移动GPRS信号较弱,无法满足企业研发和生产需要的信号强度。而移动公司在馈线分布中要牵涉两个区的信号基站,难以统一协调。

去年11月,上城区委书记陈瑾在走基层时了解到企业困难,便立即指派上城区发改委落实解决。之后,相关部门向杭州市经信委说明了原委,中国移动多次上门服务,为海兴电力拿出了解决方案。经过提升改造后,信号大幅度增强,确保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今年年初,上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承涛在走基层时了解到,功能区有众多科技型企业打算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寻求服务代理机构的帮助,缴纳高昂的代办费后还未必能成功认定。为此,金承涛联系了区科技局,结合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开办功能区企业专场培训,提供“手把手”式的辅导,推进功能区高新技术企业扩量、提速、增效。

这是上城为企纾困的几个镜头。用最大的力量护航企业发展,今年3月至今,管委会已走访企业406家,协调解决问题61个。针对企业发展共性需求,联合市区相关部门开展减费降税、高新申报、安全生产等培训会;针对企业个性问题,提供定制服务。同时,打造了智慧人才公寓,协助企业留住高端人才。

从昔日“一片荒地”到今日“创新高地”,功能区26年的探索与实践,给人启迪。未来蓝图也已绘就——大城北开发建设热潮兴起,功能区也正加紧攻坚,利用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积极打造“园区大脑”系统,为实现“智能园区管理”“企业互联互通”“企业数字工厂”的应用努力,并不断打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标杆企业,助力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字经济“三化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网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等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1851688011@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首页 > 新闻 » 杭州上城区电子机械功能区 从“跨区飞地”成长为“创新高地”

感觉不错,很赞哦!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