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网

长虹智慧显示AI助力“智”造升级进行时

走进长虹控股集团旗下长虹智慧显示工厂,一幅“智”造图景呈现眼前,可以看到“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零件,“AI质检员”用“火眼金睛”查瑕疵,MES系统“智慧大脑”秒处理十几条产线数据……科技与现实交织,彰显着长虹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实力,同时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借鉴。

顺着参观通道,来到长虹智慧显示工厂的二楼,隔着透明的玻璃窗,一个机械臂正在来回舞动着抓取零件。在这个叫做“机器人自动OC重合”的工序上,只见六轴高精度机器人经CCD定位检测计算偏差后,就将cell自动吸取并重合。据介绍,该设备集OC自动上线、OC自动撕膜、0C自动重合为一体,设备精度≤0.2mm,与产品的结合成功率可达99.5%以上。

999.jpg

长虹智慧显示工厂“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

紧接着可以看到,OC滚压、整机翻转等显示单元装配工序,全部实现了自动化。不仅如此,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力传感反馈等技术,长虹自主研发投料、加工、组装、码垛等关键工序的全自动化装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已经达到100%,由此人效提升65%,产品不良率降低76%。

继续往前走,长虹智慧显示工厂的“智”造图景还在徐徐展开。在AI浪潮席卷全球时,长虹智慧显示工厂里的这几个“小房子”依次排列,房间里正在利用AI算法的赋能,开展一场关于“瑕疵”的较量。

长虹智慧显示工厂“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

“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神经网络等技术,应用于显示图像的像素级缺陷检查、多色温下的白平衡调试、多喇叭全频段的音频特性分析、HDMI/AV等端口功能检查等。”长虹智慧显示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以图像画质检查为例,利用AI技术,可以实现65吋~100吋超清显示面板像素级缺陷“0”漏检,精确识别裂纹、划痕、污染、色差等不良,AI 深度学习算法能训练模型识别各类复杂缺陷,如细微划痕、脏污,并且自适应不同光照、产品差异,做到快速准确判断。

通过实现全自动化智能化测试、调试和判定,不仅检测准确率高于99.5%,还大幅度降低了对员工劳动强度、经验、技能和主观性的依赖和风险。

AGV小车

在整个工厂中,除了智能化的产线之外,随处穿梭的AGV小车也同样吸睛,但它们的路线可不是“毫无章法”。在AI算法的赋能下,AGV自动导引车可自主避障,选择最优运输路线;分拣机器人则通过图像识别区分货物品类,根据订单量动态分配任务,有效解决了传统物流人工成本高、分拣效率低、仓库空间利用率不足等痛点。

2025年,长虹智慧显示工厂被评为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智”造还在不断发生,长虹的“AI成绩单”也在不断刷新。

“聚焦‘机器人+’、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应用、数字信息等先进技术,我们将持续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长虹智慧显示(中国)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发挥国有企业担当,做好“智能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广”双线工作,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智改数转”蓄势赋能,全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网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等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1851688011@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首页 > 新质生产力 » 长虹智慧显示AI助力“智”造升级进行时

感觉不错,很赞哦!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